青岛

建设成本高分布不合理 青岛立体停车设施叫好不叫座

2020-06-03 06:33  来源:青岛日报   浏览:282

扫描到手机,资讯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广告位招租
广告

随着城市空间日益寸土寸金,“停车难”已经成为一个关乎城市发展和市民生活幸福指数的公共性难题。因此,各种立体停车设施应运而生,这些新兴设施不仅极大地满足了市民的停车需求,更因其能充分利用城市土地资源,而被称为城市空间的"节能者"。近年来,为了提高土地利用率,方便市民停车,我市规划建设了不少立体停车设施,但建设成本高、分布不合理、空置率过高、使用不方便等因素,让立体停车设施在青岛有点“水土不服”。日前,围绕岛城立体停车设施的建设管理,记者采访了相关主管部门、企业、专家和市民,多方寻求破解之道。

市民留言

随着汽车保有量的持续增加,近年我市停车难问题凸显。在土地资源紧张的大背景下,兴建立体停车设施成为较优选择。据了解,为满足市民游客的停车需求,近年来,我市独立建设或是配建了一批立体停车设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停车难问题。

然而,市民对立体停车设施的吐槽却从未间断过,分布不合理,较需要建设的地方不见踪影;使用不便,车辆进出费时费力;成本高昂,企业投入巨大却不赚钱……“我爱青岛·我有不满·我要说话”民声倾听主题活动开展以来,相关留言并不鲜见。

●市民苏先生:我家住在西海岸新区,小区里安装了机械立体停车位,因为车位太小,进出很不方便,一不小心车就被磕碰。有些车辆还被活动车位损坏过。车主用起来整天提心吊胆的,效率非常低。

●市民孙先生:家住市南区,小区为高层建筑,楼下安装的是机械立体停车库,没用几年就坏了,居民没地方停车,只能在外面“打游击”。物业工作人员说,因为地下太潮,损坏了车库的控制系统,需要十多万元的维修费,但没人拿这笔钱,车库就这么闲置着。

●市民王先生:在五四广场附近上班,交通拥堵严重,停车更是难上加难。立体停车场是解决停车难题的好办法,之前听有关部门说要在这一区域建设机械立体停车场,能新增两百多个车位。但几年过去了,却迟迟没有兑现。停车问题关乎市民的生活幸福感,强烈建议政府加大立体车库建设力度。

管理者说

已建成:

燕儿岛路停车楼已黯然“转型”

燕儿岛路停车楼于2012年11月投入使用,为自走式停车场,共有160个车位。因为地处繁华区域,停车需求旺盛,建设之初被寄予厚望,但现实使用情况却不尽如人意。截至2013年7月,该停车场的累计停放车辆不超过200辆次,经常出现楼外道路停车“满当当”,楼内车位“空荡荡”的尴尬状况。

近日,记者来到此处停车场现场探访,发现昔日的停车楼已经转型为“商业综合体”,除了地下一层仍然做停车之用外,其他楼层已被各种各样的商业设施所占踞,业态包括饭店、假日公寓、瑜伽馆、培训学校等。记者辗转联系到一位知情人士,他透露说,停车楼建成后,使用率一直很低,为了扭转局面,管理方也采取过一些措施,包括停车费优惠、改造出入口等,却都没有起到什么实质的效果,无奈之下,这处斥资数千万建起的立体停车楼只得转型做起了“商业综合体”。

相比燕儿岛路停车楼的“坎坷”命运,刚刚投用不久的青岛软件园市南园核心园中心区停车楼境况要好很多。该停车楼为六层自走式设计,较多可容纳2000余辆车,是目前省内较大的独立单体停车楼。记者在现场看到,停车楼内的车位利用率比较高,随着车辆入位,青岛软件园市南园的停车秩序有了极大的改善,园区道路也重现“清爽”。“软件园停车楼是我市少有的利用率高的立体停车设施,我市此类设施大多没有这么幸运。”一位业内人士感叹。

九水东路一小区机械车位空置多

为了保障车位配比,我市不少住宅小区和公建中都配建了机械式立体停车场。记者探访时发现,由于空间较小、出入不便,很多立体机械车位的使用状况并不理想。

在九水东路一小区的地下停车场,记者观察到,70多组130多个机械车位仅停放了20多辆汽车,全部位于一层车位,二层车位的枢纽上灰尘满布,看起来很长时间没有使用了。而与之相对的是,小区地面道路上却停满了车辆,甚至部分消防通道也被占用了。

为了方便停车,小区居民刘先生租用了一个机械车位,可试了几次后便放弃了,转而到小区内“见缝插针”寻找车位。“机械车位太小了,停起来很麻烦,我的车还是个紧凑型SUV,要是买个C级轿车或是大SUV,根本就停不进去。”刘先生无奈地说。

记者了解到,李村商圈部分商场也安装了机械车位,与同位置的平面车位比起来,这些上下层机械车位使用率也明显不足。记者日前到书院路附近一家商场地下停车场探访,发现在平面车位全部占满、路面多有“违章停车”的状况下,该停车场机械停车位下层还有相当多剩余车位,上层车位更是全部闲置。

建设中:

中央商务区停车楼工程诸多掣肘

当下,在中央商务区,一处大体量的立体停车场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中,项目借鉴了著名的纽约高线公园“线型空中花园”理念,将全部停车泊位放入地下,地上则营造出一个波浪形公共空间,方便市民活动。项目建成后,将提供平面及机械车位450多个,极大地改善该区域泊位紧张状况。

尽管构想很美好,但在建设中难度却不小。项目施工方负责人告诉记者,相比一般的建设项目,立体停车项目因身处闹市,推进起来存在三大难点:一是空间狭小,作业面难以展开,施工组织难度极大;二是周边居民楼、写字楼林立,施工安全、噪音控制难度不小;三是因为上述原因工期拉长,投资加大,成本收回时间长。

“就以金属构件运输为例,因为停车场内地方太小,只能在别的地方组装好再运送过来,可停车场附近交通拥堵严重,停车卸货的时间和空间都十分紧张,给项目建设增加了很大难度。”该负责人表示。

据了解,为了推动停车设施建设管理,今年我市先后出台停车设施管理26条新规和机械式立体停车设施规划建设管理细则,提出了允许停车项目配建附属商业面积和给予新建地下立体车位1万到2万元不等的补贴。对此,该项目建设方负责人表示,“这些政策对推动立体停车场建设确有助益,希望能尽快落地,让企业真正享受到政策红利。”

建管者说

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工作人员:

立体停车设施闲置率偏高

近年来我市立体停车设施建设不断发展,2019年中心城区已建设立体公共停车泊位约5062个,占当年新增总泊位数62%。2020年全市计划新建立体停车设施14处,涉及泊位6605个,占当年新增总泊位数82.6%,较去年增加20.6%。

但目前立体停车设施存在闲置率偏高的问题,部分区域建成的立体公共停车场空置率已达50%以上,机械停车设施中二层及以上的车辆停放率也很低。之所以如此,主要是因为目前市面上的立体停车设备本身稳定性不高,同时,市民传统停车习惯也一定程度上影响立体停车设施的使用。此外,智慧停车普及率低也是高空置率的原因之一。

下一步,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将加大立体停车设施建设力度,着力开展智慧停车建设,推动既有停车设施联网和共享。借助推行《青岛市机械式立体停车设施规划建设管理实施细则(试行)》的良好契机,积极鼓励引导各种资本投资建设、运营智慧立体停车设施。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工作人员:

老城区寸土寸金停车场“一地难求”

停车问题备受社会关注,停车场规划是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根据去年编制完成并获批复的《青岛市中心城区停车场专项规划修编》,我市按照分圈层、差异化原则,优化公共停车场布局,多方式挖潜增加供给,构筑合理的停车供应体系,缓解停车矛盾。在布局上,共规划了720处立体停车场,泊位约15.5万个。其中,近期规划了70处,泊位约2.02万个。

人口密集的老城区,寸土寸金,用地紧张,停车场一地难求,这是岛城立体停车场规划中遇到的挑战,同时也为规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下一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将进一步加强规划停车设施的用地控制和预留,为停车设施建设做好规划服务和用地保障。针对老城区等停车矛盾突出的区域,按照综合治理的思路,改善老城区动静态交通运行环境,提升城市品质。

企业观点

立体停车设施运营企业工作人员:

投资大回报低 运营须“看天吃饭”

相比平面停车场,立体停车场的建设投资额和管理难度都要大得多,无形中阻碍了立体停车设施的健康发展。

一方面,立体停车场在建设和管理上投入巨大。平均来说,一个地下立体停车位的建设投资额可达几十万元。同时,日常运营费用也不菲,一个智能机械车位每年的电费和维修保养费就达2000元左右。而与巨大的投资相比,收益却并不乐观,大部分建成的立体停车场需要“看天吃饭”。一般来说,停车需求旺盛,且对违法停车执法较严的区域,立体停车场的使用率比较高,如果两个条件都不具备,那么车位使用率就无法保障,无形中提高了立体停车设施建设管理的风险。建设运营的高投入与低回报、高风险的强烈反差,使得许多企业望而却步。

专家建议

市社科院经济所博士王正巍:

政府市场“手拉手”

打造青岛特色停车产业

要站在停车产业的高度对立体停车进行专项研究。政府市场应该“手拉手”,联合各方资源和力量,共同解决立体停车场规划、建设、管理等一系列问题,打造青岛特色停车产业。

政府部门要科学编制城市立体停车设施规划,合理布局立体停车设施。在停车资源紧张的老城区,可以对土地利用率低的建筑物或产业进行置换,将能够在城市周边配置的业态迁出,把老城区急需的立体停车服务业迁入。鼓励社会投资建设各种类型的公共停车场,采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鼓励已建成立体停车场利用差异化的价格引导居民泊车,提高立体停车场使用率。

好的管理是优化资源使用效率的必要条件。青岛应该逐步建立统一、协调、高效、权威的停车管理体制与机制,实行统一管理、多部门配合的管理模式。要加强道路停车秩序管理。在车位有效供给的前提下,加大主、次干路违法停车执法力度,进一步完善自动抓拍违停的技术水平,增大监管的覆盖面,开展重点地区的停车综合治理;建立立体数据防控体系,实现数据在各部门间的实时交换,提高违停查处效率,从而转移违章停车,保障收费政策实施,维持合法停车场运营功能。

市人大代表,市委党校教授刘文俭:

大力发展智慧停车

提升立体停车体验

停车难已成为城市当前发展较突出的问题之一,在土地资源紧张的大背景下,通过创新破解该难题应该是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者的首要任务。

以国外先进城市的经验来看,对立体停车系统进行智能化升级是有效的解决途径。在这方面我市已经取得一定成效,未来可以进一步加强数据融合,通过将立体停车数据导入智能停车系统,为立体停车场引流,解决立体停车设施“有位无车”的尴尬现状。

同时,由于很多立体停车场都位于闹市区,未来可以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地与空间资源,通过生态化改造,将园林绿化、光伏发电、车辆充电等多种功能融入到立体停车设施的建设中,发挥多种效能,提升立体停车体验。

市政协常委李勇:

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

发展本地立体停车产业

立体停车场能够节约土地资源,是破解停车难、缓解交通拥堵的好办法,但规划设计不合理、使用不方便等也导致我市目前已投用的立体停车场普遍使用率不高。

要破解该难题,未来应充分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在立体停车场的使用便利性上做文章。一方面强化规划布局,加大立体停车场建设力度,在人口密集区域建多建好立体停车场,提供停车便利,有效缩短市民进出停车场时耗。另一方面,改进停车设施,提供停车便利。当前,很多立体停车设施狭窄逼仄,极大地降低了立体停车设施的使用率。青岛有很好的制造业基础,也有不少生产立体停车设备的厂家,希望当地企业能加大研发力度,开发生产出使用更为舒适的立体停车产品,让广大市民停车更简单、更便利。

青问·深答

青岛市第三批赴深圳体悟实训队:

多方入手构建“深圳立体停车模式”

针对立体停车设施建设管理问题,近期,青岛市第三批赴深圳体悟实训队组建专题小分队,对深圳的做法进行了调研。

深圳总面积1997平方公里,现机动车保有量356万辆,基本上都是汽车。目前深圳有停车场6163家,停车泊位243.8万个,仍有100万个左右的缺口。目前深圳市立体停车场约占全部停车场的1%,主要分布在医院、老旧小区等停车位需求大、但因土地资源制约无法建设平面停车场的区域。

为了加快立体停车设施建设,2017年9月,深圳市七部门联合下发《深圳市加强停车设施建设工作实施意见》,从多方面创新模式,推动停车产业链发展。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及整体交通政策的前提下,鼓励机关事业单位、各类企业、居住小区等土地使用权者利用自有土地挖潜增建立体停车设施。

根据该意见,机械式停车设施项目可按特种设备类报建的,免于办理建设工程规划、用地、环评、施工等许可手续。社会资本全额投资的机械式停车设施,符合建设及运营手续齐全、接入市级智慧停车云平台等条件,可给予不高于40%设备采购额度的投资补助。

允许有条件的停车设施项目设置洗车、保养、汽配销售等增值服务功能。符合广告设置规划和景观要求的允许设置广告设施。利用公共设施地上、地下空间建设的立体停车设施项目,可按照现行规划管理制度申请增加附属商业面积。

当月,深圳市福田区率先推出全市首个停车设施补助政策《福田区社会资本建设停车设施投资补助实施细则(试行)》,对地上停车建筑和地下停车建筑分别按20000元/泊位和50000元/泊位的标准予以补助。机械式立体停车设施类,按技术领先性和建设成本制定补助标准,给予8000元/泊位-30000元/泊位不等的补助。补助资金分三年完成拨付,实际使用年限未达到3年的项目政府可收回补助资金,以鼓励停车设施项目长期运营。

为了引导市民使用立体停车设施,深圳构建了全市停车一张图,包含经营性停车场、宜停车、公交场站等海量数据信息,通过大数据分析停车需求和车位紧张程度,有针对性地在车位紧缺地点设置立体停车场,缓解停车难问题,提高立体停车位使用率。同时加强价格引导。以位于南山区的后海大道港湾大厦停车场为例,该大厦同时具有地下停车位和立体停车场,地下停车位包月500元,立体停车场包月300元。价格上的优惠,可以引导民众使用立体停车场。


■中央商务区立体车库正在施工中


■燕儿岛路立体停车场已“转型”为商业综合体。

免责声明:本页面旨在为访客提供更多资讯,并非推销产品或服务,非商业广告无广告主,内容若涉及服务或者产品,请勿据此作出购买与否的判断。

编辑V:yz20060801,推荐关注下列公众号

乐易西海岸

西海岸置业必看,楼市新规划新动态

青岛乐易

青岛置业必看,各区楼市新规划新动态
关键词: 停车

二手房租售


评论

热销楼盘

更多

新房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