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

市场环境得分位列北方地区第一 青岛或许找到了进阶的捷径

2021-04-11 06:46  来源:青报观象山   浏览:140

扫描到手机,资讯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广告位招租
广告

北方与南方的差距,很大程度上就是市场意识和市场环境的差距,这已经成为共识。

而在这一点上,青岛越来越变得“不像北方”。

近日,工信部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发布了《2020年度中小企业发展环境评估报告》(简称《评估报告》),选取4个直辖市、5个计划单列市和27个省会城市,共计36个典型城市作为评估对象,对中小企业发展环境的总体情况及“市场环境、政策环境、创新环境、法治环境和融资环境”等各项具体环境情况进行客观评价,总结各地典型经验和做法。

评估显示,在中小企业发展环境综合得分上,上海、深圳、南京、广州、北京、杭州、厦门、成都、天津、宁波位居前十。

5个一级评价指标中,市场环境由市场准入、要素保障、政务服务、市场主体、公平竞争5个二级指标、9个三级指标构成。评估显示,深圳、南京、杭州、广州、上海、宁波、青岛、合肥、厦门和成都位列前十。

青岛“市场环境”得分位列全国第七、北方地区第一,表现亮眼。

春江水暖鸭先知。相较于大型企业,中小企业的“感知”,往往更能客观全面地反映一个城市的营商环境。

能够得到广大“草根”企业的点赞,并被推到“北方第一”的位置上,说明青岛在营造市场环境方面确有独到之处。

01

中小企业较急需的是“一碗水端平”

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中国经济强大韧性的重要体现。

工信部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底,我国中小企业的数量已经超过了3000万家。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具有“五六七八九”的典型特征: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术创新,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

2020年青岛市场主体达179.8万户,其中企业65.8万户,绝大多数为中小企业。在新冠疫情冲击下,青岛市中小企业作为重要的市场主体,在稳就业、保产业链稳定、激活技术创新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成为城市经济的“生力军”和“主力军”。

中小企业是名副其实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生力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扩大就业、改善民生的重要支撑,是企业家精神的重要发源地。

如果把大型企业比作“巨轮”,中小企业就是“快艇”。当风浪袭来,“快艇”的抗风险能力显然更弱。

数据显示,我国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仅2.5年,每年倒闭的中小企业有100万家,能做强做大的企业廖廖无几。

中小企业面临的困难很多,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在竞争中处于劣势。

一方面,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对中小企业产生“挤出效应”,在获取机会和资源、融资等方面,中小企业都处于不利的竞争位置。

“游戏规则”往往都是由处于支配和垄断地位的大企业制定的,广大中小企业缺乏“话语权”。阿里巴巴实施“二选一”垄断行为,就是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的“典型案例”。当然,阿里巴巴此番受到182.28亿元巨额罚款的处罚,极大地提振了市场信心。

另一方面,行业政策大多是基于大企业制定的,有些甚至是为个别企业“量身定制”,难以浇灌到中小企业。

中小企业急需的是和其他企业一样,被一视同仁、“一碗水端平”,需要的是消除所有制和企业规模的障碍,让产品和服务的竞争力说话。

竞争中性,才能给中小企业获取更多市场资源的可能性,才能有利于各类市场主体在充分竞争中激发创新。市场化是关键。

02

青岛的“市场逻辑”

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

市场化改革的本质,就是让政府更加认识市场规律、尊重市场规律、利用市场规律,推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如何准确把握市场与政府的关系问题?在青岛看来,经济发展中市场与政府是互动关系、互补关系、基础与调控的关系。其中,市场是基础,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对于市场机制健全的、市场能干的,政府要全部放给市场。

青岛全面实施负面清单“非禁即入”,清理违规设立的准入许可和隐形门槛、违规负面清单;创新项目咨询评估市场化模式,对政府投资项目审批、企业投资项目核准等审批事项的咨询评估服务放开单一市场,引入社会资源和竞争机制,等等。

当然,尊重市场绝不只是放权问题。在青岛看来,对于市场不健全的,政府要培育市场、发育市场,然后把调节权力让渡给市场。

在这个方面的例子很多。青岛结合机构改革,首创性地在21个经济社会管理部门设立市场配置促进处,积极探索运用市场机制调节经济活动。青岛还引导重点行业新成立60余家商协会,通过搭建政府与市场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来培育市场。

青岛对市场化的认知还有第三个层次:对于市场失灵的,政府要及时补位、在位、到位,也就是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比如,在教育、医疗卫生、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环境保护、脱贫攻坚这些事关全局和群众切身利益的方面,由于考虑投入产出效益,市场失灵,市场主体往往不愿过多投入,青岛就更好地发挥作用,牵头谋划和推进公共事业发展。

青岛创造性地大批量地选派干部到深圳、上海体悟实训,主要就是体悟深圳、上海运用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机理。

通过一批批干部体悟实训、一次次政府、企业、商协会的对接,在全市上下掀起了一场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工作方式的自我革命,干部队伍的市场化、法治化、专业化、开放型“三化一型”特质明显增强。

青岛聚焦有效利用市场机制、提高政府效率,构建“亲”“清”的新型政商关系,坚持不懈深化市场化法治化改革,破除阻碍要素自由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促进要素自主有序流动,提高要素配置效率,激发全社会创造力和市场活力。

青岛还推行市场化的人才引育用评机制,以市场化的机制和手段,成全各类创业主体创意创新创造的梦想……一系列市场化改革举措的陆续推出,使要素流动渠道更加畅通,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更加彰显,不同市场主体平等获取生产要素得到有效保障,政府部门用市场化手段应对挑战的能力持续增强、信心更加坚定。

03

进阶之道,还需疾行

改革开放后,北方依靠要素和投资驱动继续阶段领先,但也导致市场化改革内生动力不足;而南方依托便利的海运和长江内河航运优势,通过市场化改革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而逐渐崛起。

南北差距,根本上就是市场化程度的差距。这一点,在《2020年度中小企业发展环境评估报告》中得到充分体现:在市场环境得分前10名中,有9个南方城市,青岛是唯一上榜的北方城市。

眼下,市场化思维正在融入青岛的血液,逐渐成为“下意识”。但也要看到,还有不少人仍习惯用行政手段、行政命令来推进工作,不懂得尊重市场规律、运用市场规律,做了很多不该做、也做不好的事情,可谓是出力不讨好。

尤其是与南方先进城市相比,青岛的市场化程度与水平还存在不小的差距。

在市场环境得分中,排在首位的深圳可谓实至名归。依靠市场化改革,深圳在多个领域成为“吃螃蟹第一人”,创造了很多新做法。市场化环境已经成为深圳较大的竞争优势。

青岛一直在“体悟”深圳的市场化之道,复制了不少深圳的好经验好做法,这也是青岛市场环境此番得到高分的重要原因。当然,学习不可能一蹴而就,如果能持之以恒,假以时日,青岛的市场化水平一定可以再上一个台阶。

力压杭州、广州、上海等城市排在第二位,并获得综合得分全国第三,南京做对了什么?亮眼的成绩背后,是南京近年来出台涵盖产业政策、科技创新、财税金融、普惠奖补等各类惠企政策。

今年2月23日,南京市委市政府发布《南京市优化营商环境政策100条(2021年版)》。这是南京连续第三年发布优化营商环境“100条”。“3.0版”措施中,8条全国首创,46条全国领先,继续保持了南京优化营商环境政策措施的领先性。

今年3月3日,国务院办公厅政府职能转变办公室整理公布《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实施情况第三方评估发现的部分创新举措,全国15项被点赞举措中,南京占2项。

市场的逻辑、资本的力量,是对投资者较大的感召。青岛已经尝到市场化的“甜头”,更应当将市场化奉为圭臬,要借鉴吸收先进城市好做法好经验,将市场化走深、走实。

青岛“十四五”规划纲要拿出整整一章来部署“深化市场化改革塑造高效青岛制度新优势”,明确提出,以敢为天下先的勇气,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取得突破性、系统性、标志性成果,促进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营造长期稳定、可预期的制度环境。

市场化改革涉及方方面面,有很多硬骨头要啃,要善于抓穴位和重点。要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制度完备、治理完善的市场体系,实现产权有效激励、要素自由流动、价格反应灵活、竞争公平有序、企业优胜劣汰。

此外,还应当以市场主体需求为导向,深化“放管服”改革,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为各类市场主体投资兴业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良好环境。

市场化是城市进阶的“捷径”。已经“上道”的青岛,要想在“十四五”期间进位赶超,必须要在市场化道路上奋力前行。

附:

免责声明:本页面旨在为访客提供更多资讯,并非推销产品或服务,非商业广告无广告主,内容若涉及服务或者产品,请勿据此作出购买与否的判断。

编辑V:yz20060801,推荐关注下列公众号

乐易西海岸

西海岸置业必看,楼市新规划新动态

青岛乐易

青岛置业必看,各区楼市新规划新动态
关键词: 市场环境

二手房租售


评论

热销楼盘

更多

新房推荐

更多